随着小暑的到来,炎炎夏日正式拉开序幕,高温、高湿的“桑拿天”不仅让人体感不适,更易成为多种“热病”的温床,作为医学科研人员,我们深知这一时期对公众健康的特殊意义,在小暑这一节气里,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应对由高温引发的健康问题呢?
防暑降温是关键,小暑时节,应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10时至16时进行户外活动,如需外出,务必做好防晒措施,如佩戴宽边帽、使用遮阳伞、穿着浅色透气衣物等,家中应保持通风,可使用电扇或空调调节室温,但需注意避免直吹导致感冒。
科学补水不可少,高温环境下,人体易出汗失水,应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,如淡盐水、运动饮料等,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,切记不可等到口渴才饮水,那已是身体缺水的信号。
饮食调养重清热解暑,小暑期间,可适量食用西瓜、绿豆汤、冬瓜等具有清热解暑功效的食物,但需注意食物新鲜,避免因食用不当引起肠胃不适,减少辛辣、油腻食物的摄入,以免加重体内湿热。
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样重要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与调节,适当进行午休小憩,可有效缓解因高温带来的疲劳感。
关注心理健康同样不可忽视,高温天气下,人们易产生烦躁情绪,应通过听音乐、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,保持乐观心态。
小暑时节的健康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,涉及物理防护、饮食调养、作息调整及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,只有综合施策、科学应对,方能安然度夏,远离“热病”困扰。
发表评论
小暑已至,科学防热病是关键:合理饮食、充足水分摄入;适时避阳防晒衣帽备好,保持通风降温环境助你安然度夏。
添加新评论